在生命科學、臨床檢驗及制藥研發領域,全自動酶標分析儀憑借其全波長覆蓋、多模式檢測與高通量分析能力,已成為推動科研突破與臨床診斷的關鍵設備。它通過精準捕捉光學信號,將生物分子的特性轉化為可量化的數據,為實驗研究、疾病診斷和藥物開發提供可靠支撐。
技術原理:光學信號與生物分子的“對話密碼"
全自動酶標分析儀的核心原理基于光電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,通過檢測樣本對特定波長光的吸收、熒光發射或化學發光強度,實現生物分子的定量分析。其工作流程可分為以下步驟:
光源與單色器系統:儀器配備氙燈或鹵鎢燈作為光源,發出連續波長的光束。通過光柵單色器將復合光分解為單一波長的單色光,波長范圍覆蓋(190-1100 nm)至近紅外區(約1000nm),精度可達±1nm。
樣本檢測與信號捕捉:單色光垂直照射微孔板中的樣本溶液,樣本中的生物分子(如核酸、蛋白質、酶促反應產物)吸收特定波長的光,未被吸收的光穿透樣本后被光電檢測器(如光電倍增管PMT或光電二極管陣列PDA)捕捉,轉化為電信號。
數據處理與結果輸出:電信號經前置放大、對數放大和模數轉換后,由嵌入式計算機系統處理,生成吸光度曲線、濃度校準曲線等數據。儀器軟件支持標準曲線擬合、空白校正、樣品統計等功能,并可導出符合GLP/GMP規范的數據報告。
核心優勢:多維度提升檢測效率與精度
1.全波長覆蓋與靈活檢測:傳統酶標儀通常僅支持固定波長(190-1100 nm),而全自動酶標分析儀通過光柵單色器實現波長連續可調,無需更換濾光片即可適應不同實驗需。
2.多模式檢測能力:儀器集成光吸收、熒光、化學發光、時間分辨熒光(TRF)、熒光偏振(FP)等多種檢測模式,覆蓋從基礎核酸定量到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的全場景。
3.高通量與自動化設計:全自動酶標分析儀支持96孔、384孔甚至1536孔微孔板檢測,結合機械驅動樣品臺實現自動進樣,檢測速度可達毫秒級。
4.環境控制與穩定性保障:配備溫度控制模塊(精度±0.1℃)和長效震蕩功能,可模擬生物體內環境,實現細胞長期培養或微生物生長曲線分析。
